芙蓉·小说丨鄢元平:阅读恋歌
稀里马哈/摄
阅读恋歌(中篇小说)
文/鄢元平
江锁峰进办公室后便四处找烟,把桌子翻得更乱七八糟了,没找着,正烦躁时,广告总监叶子玉进来了,把手中的一包烟,抽出一根,点燃,然后把烟和火机一起丢江锁峰的桌上,说:“把烟忘老板那儿了,江总,走得有点小家子气呀!”
叶子玉站得很直,江锁峰坐着,所以,平视的眼光,只能看见叶子玉的大胸。
江锁峰现在最不想见的就是她。
江锁峰把烟点了,把转椅转一个方向,懒得搭理她。
叶子玉把烟抽了一半,见江锁峰没一句话,于是将半截烟在烟缸里掐熄了,说:“不想和我说话是吧?那取消晚上在‘荒野别墅’的‘欢喜’,池浪说晚上请酒的。”
“荒野别墅”是江锁峰在城郊买的一独门独院的房子,两层。
江锁峰的老大,经典传媒报刊集团的董事长石上烟第一次在提拔副总经理时没给他任何暗示,这让他多少有点不快。他不怪石总,他知道,这次提拔人,石总自己也是十分犹豫的,他的做法也是先让子弹飞一飞,然后再去找准星。
经典传媒报刊集团董事会六个人,按企业法规定,应设单数,但一直未调整到位。
石上烟,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总编辑一肩挑,这也是按他上一任的模板承接下来的。手中权力虽高度集中,但石上烟这人不霸道,为事,大事严谨,小事随性,有些江湖味,与人相处,让人挺舒服。
江锁峰做了许多年的副总经理,又兼着发行总监,在全国报刊发行界算得上响当当的人物,因为能力强,且凡事主意大,所以自生出些独断强势的习性。在经典传媒,他服石上烟,是有点感恩的那种服。
另外一个是何浅舟,副总编,与江锁峰资历差不多,清淡高冷,不显山露水,但内敛有深度,每天只忙着管刊物,对其他事,只看不说。
再一个是财务总监钱如水,像把尺子,凡事用钱来丈量。见人一脸笑,用叶子玉的评价,笑得很肤浅,一点笑里藏刀的深沉都没有。
另外两个,便是叶子玉和池浪了。
叶子玉,超级大美女,在早些年刊物鼎盛时期,广告做得风生水起,势头甚至盖过江锁峰的发行,所以,与江锁峰相生相杀,剪不断理还乱。
石上烟做副总时,正好管发行广告,有一年年终会上,被江锁峰灌多了,指着叶子玉说:“老天给你一副好皮囊,是让你取悦广告大佬的,你倒好,把你的美色出口转内销,把我们江总迷得找不到北,那池浪本来就没长成形,你把这小弟弟的魂也勾去了,整天傻子一样。”
那时,池浪还在发行公司做江锁峰的小跟班。池浪是前年进的董事会。在江锁峰的发行公司做了几年,江锁峰嫌弃他酒量太差,做事绵乎乎的,硬是把他一脚踢出了发行公司。但石上烟对池浪却别有慧眼,认为他做事善变通,且有韧劲,所以,新成立了个发展部,让被发行公司嫌弃的他,去做发展部的事。
开始,发展部利用刊物资源,在版权售卖和专刊发行上赚了小钱,这些年,受网络冲击,刊物发行在市场塌方般下跌,池浪的发展部顺应大势,成立了个数字新媒体公司,把内容在网上经营,用池浪的话,内容输出,一个渠道出现堵塞,我们便开辟新渠道。新媒体公司做出了些声势,且代表转型的新势力,所以,不被人待见的发展部,一跃而成经典传媒转型的排头兵,江锁峰认为软弱无能的池浪,地位不断攀升。
池浪进董事会,当时江锁峰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说:“这数字新媒体公司只是开端还行,我就不相信,数媒真能取代传统媒体,我们那新媒体公司搞的什么‘派网文’都什么烂文章,全是垃圾,我敢说网文就是对国民阅读的伤害,是拉低阅读水平。国民物质生活在提高,不能让他们的精神生活跟不上,甚至降低,生活节奏加快,碎片化的浅阅读让人的思想越发懒惰,在网文还处在低端甚至三观都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助长这一块的野蛮生长。我们是媒体,对社会是有责任的。”
然而,江锁峰抵挡不住网络的大潮,做网文的池浪顺着大潮,不仅进了董事会,还两步两跳,直接成了集团副总经理的热门人选。
其实,提一个副总经理是去年初石上烟与江锁峰一起商量定的,原打算在叶子玉和钱如水两人中选择。提叶子玉,就让她做管理,把党建、行政、人力资源、工会等都管起来,把她的广告摊给江锁峰来管。提钱如水,同样,除管以上各项,另加上财务,以此来减轻石总的压力。
石上烟倾向提叶子玉,但江锁峰说,叶子玉那人原则性太差,管人控制章法的事肯定做不来,钱如水虽然表面一团和气,但绵里透硬,这些年财务管得井井有条,弄得搞经营的硬是一点空子没钻着。所以,他搞管理更有优势。
没想到计划不及变化,一年时间,池浪异军突起,新媒体公司不仅赚了钱,而且被纳入全国新媒体示范单位之一,这殊荣,全省也只两家。而在这时,发行广告不给力,差不多要退出经济支柱的地位。
市场是温度表,哪处的温度高,哪处的温度低,一目了然。没办法,说出去的话,得办,所以,提拔人,石上烟没了准星。
子弹在董事会上却是没乱飞,除了江锁峰的子弹飞出弹道,其他人,靶心只一个——池浪。
其实,石上烟内心是有准星的,只是对这准星,他有些本能的抵抗,对池浪,他内心只有欣赏,但谈不上喜欢,加之传统媒体的老总,对新媒体多少有些怀疑,但从集团的发展考虑,他必须顺势,这便是内在的准星。
董事会有三个议题,首先是石上烟就集团近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三个转变的设想:一是由单一的报刊经营,向多种经营转变;二是内容输出增加渠道,除纸质渠道,增加新媒体渠道;三是转变经营模式,拓展产业链,寻找新的经济支柱。
石上烟对三个转变的解读语言不多,讨论时,其他董事除了认同,没有新的观点,唯有最后发言的池浪,把三个转变逐条进行解读,每个转变又细分了措施和方案,在内容输出增加渠道方面,甚至还提出了新的观点,那就是除新媒体渠道外,增加视听渠道,视是影视,听是听书等。
池浪侃侃而谈,新观点新思维,下雨般淋得大家既清晰又糊涂,石上烟对池浪如此用心地来领会他的规划,内心是满意和欣赏的,但对池浪左右会场有些盖主的气势,多少还是有些不满。
最先表达不满情绪的是江锁峰,他之所以不满,一是特看不惯如今池浪的自负,从前,池浪总一副唯唯诺诺的猥琐相,如今成了集团的新贵,其嘴脸,让他不适应。另一个更让他不满的是,他看到叶子玉专注看池浪的眼光,那眼光里有团火,那火在池浪清秀的脸上上下跳动。
江锁峰说:“池总是不是话多了,石总的三个转变一清二楚,用一堆废话把内核包裹住,相反让人找不到北。”
江锁峰讲这话时,另几个董事其实都很入神地在听池浪讲,而且他们似乎也很愿意让池浪洗脑。
池浪做新媒体后,与全国许多顶级的新媒体公司都有交往,而且经常参加它们的高峰论坛、讲座、培训什么的,所以,思维和理念有了不小的改变,他相当于已翻过了传统媒体的院墙,在代表内容市场新高度的台阶上回望旧友,指导翻墙的技能。
近十年来,知名大刊接连倒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市场是个无底的大坑,里面有宝藏,但洪水到来,会无情淹死那些寻宝者。而目前的洪水,便是网络之潮,传统纸媒被大潮呛得奄奄一息,在惊慌失措中,稻草稀少,能抓住稻草,才叫本事。而目前的池浪,几乎成了大家的稻草。石上烟的三个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要将稻草变成一根铁棍,让深陷水潭的企业,顺着铁杆往上爬。
正讲得兴奋的池浪,被江锁峰的话拦腰截断了,他白皙的脸泛了下红,有点尴尬地收住了话,说:“那我就讲这些。”
第二个议题是池浪提议组建影视公司的事,这次,许是怕江锁峰又给他脸子看,所以,策划方案一大本,他只说了个大概,没展开内容。
因经典传媒不少刊物的原创作品被全国各影视公司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而且不少都很火,原创资源强大,组建影视公司许多年前就有动议,这次,池浪的发展部,终于要把动议变成现实。用池浪的话说,这是内容输出的另外一个重要渠道。这个议案,很快便通过了。
石上烟特别想将第三个议题弱化,但哪里弱化得了,提副总经理的事,早搅得经典传媒暗流涌动。
石上烟说:“提一个副总经理是去年初就定了的事,原打算提个副总经理把公司的党建、人力资源、行政统一管起来,现在吧,情况有些变化。”石上烟说“情况有些变化”时,无意中用眼睛瞟了一眼池浪,然后说,“大家议议吧。”
江锁峰率先说话:“我不知石总说的情况有所变化是什么意思,提副总的目的是在党建和行政及人事上给石总分担一些工作压力,叶总是总支副书记,一直分管着党建,钱总是财务总监,一直又分管着行政,那我觉得,要提一个副总,应该从他们两个中去考虑。”
说完这话,江锁峰用眼角瞟一眼池浪,又说:“其实,我当然知道石总说的有些变化的含义。但我觉得,一家全国知名媒体应该有它特有的定力,有它的基本操守,我们总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和俘虏吧!”
江锁峰的话,没人跟,会场冷了半天,石上烟坐不住了,对一直看手机的何浅舟说:“何总,别手机控,说说。”
何浅舟收了手机,有些歉意地说:“这期《经典人物》清样,刚从网上上传给我。”然后为难地看着石上烟,说,“我同意。”
石上烟问:“同意什么?”
何浅舟说:“同意提一个副总经理。”
石上烟烦了:“明确点,别总不亮观点,学学锁峰,莫总是一副中庸的嘴脸。”
提副总经理,涉及在座的三人,而江锁峰倾向性明确,石总自己又想在趋势中求平衡。所以,何浅舟的观点倒成了左右局势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他要刺刺他。
平时,石上烟从不这样话里带贬损意味,所以,何浅舟有点恼了,说:“前年池总进董事会,我就说过,要么进两人,或者出去一人,让董事成单数,结果,几年不调,现在一正两副,又偏要再提一副,我也不知我们石总到底想怎样布局,是要照顾,或是搞平衡,反正我看不出来是从工作考虑,若真从工作考虑,我觉得,虽然管理可以出效益,但我们现在这种局面,转型发展才是解决生存的根本。提到嘴脸,我这人没什么脸面,唯一张臭嘴,话里带味,直当放屁。”
何浅舟平时高冷,容不得半点别人对他的不敬,即使是石总,他也会反戗,碰动了他的神经末梢,少话的他,一堆话,呕吐在地上。
江锁峰暗自叫苦,老奸巨猾的石上烟,用针戳最敏感的何浅舟,这不是要搅乱格局吗?
但石上烟却不这么想,他有些得意,效果达到了,用针把一脆瓶戳一洞,流出许多真话。在他得意之时,终于找到准星了,虽然情感上是排斥的,但不能不说,坚硬的理智,在身体某一部分露出真面目。
何浅舟的话虽然针对石上烟,但话里却戗出对江锁峰话的不认同。
石上烟嘴角挂着阴笑,对何浅舟的话不置可否,眼睛看着钱如水和叶子玉。
钱如水咳一声,说:“近几年,刊物发行下滑,使得广告收益大幅度缩水,我算了一下,相比许多年前冲上的一千万,现在缩水了百分之七十,集团整个经营也到了亏损的边缘,目前确实要考虑生存的问题了,所以,提拔干部,我同意何总编的意见,从发展和生存考虑。”
叶子玉马上接上钱如水的话,说:“石总提出近三年的发展方向,三个转变!三个转变的目的,直指转型发展,而转型发展,一目了然,池总的发展部是排头兵,在拿出三个转变的总纲时,却又要在我和钱总之中提一个副总经理出来,这显得既滑稽又可笑,我这人不喜欢模棱两可,若要在未来几年全面实施三个转变,提副总经理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池总。”
叶子玉语速有点快,说完这句,她喘了口气,不自觉地拿眼睛看了一眼江锁峰,但她看江锁峰的目光,像碰到了烧红了的铁,被烫回来了。
石上烟将目光挪到了池浪身上。池浪在董事会,排名末位。
池浪看一眼面无表情的石上烟,说:“我觉得,作为企业,选聘干部,竞聘是唯一方式。另外,我同意何总编的观点,干部应该是有上有下,有出有进,哪怕是董事会,也应如此,我们应该更加规范企业人事制度。”
“放心,今天议的是副总经理候选人,谁能最后被聘,竞聘是唯一手段。”石上烟冷冷地说。
江锁峰接过石上烟的话说:“岗位竞聘制度,员工手册上清清楚楚,我不知道池总学习过没有,这制度还要怎么规范?”
晚上,叶子玉还是去了江锁峰的“荒野别墅”,去得有点晚。
叶子玉与江锁峰处朋友许多年,对他又爱又恨。爱,带些崇拜。江锁峰是个很有思想高度的人,对自己认定的东西,偏执而狂热。事实上,经典传媒的发行前些年能做到全国顶级,并且让同行效仿,这与江锁峰的一些独到的思想理念分不开。叶子玉跟着学了几招,便把广告也做到了自己都难预料的高度。所以,对江锁峰大脑里装的那些东西,她是既欣赏又崇拜。恨,是因为江锁峰的霸道和永远摆出的一副居高临下的嘴脸,而且在情感上缺温度。而这中间又生出个执着追求自己的池浪,两相比较,江锁峰强大冰冷,池浪入俗温暖。
在叶子玉的心里,江锁峰是沾些神性和魔性的,这种她够不着的东西是最让她迷恋的,所以,有时,恨得咬牙,也在恨中盲目地爱着。
秋天的枯叶在车轮下发出啪啪的声音。“荒野别墅”在城郊,要过两座黑灯瞎火的小山丘才能到。叶子玉曾对江锁峰说:“你这什么破别墅,活脱脱一孤坟!”
叶子玉把车开进“荒野别墅”大院,然后下车推开一楼大厅的门时,江锁峰一桌菜已弄好,正抽着烟等她。
“偌大的院,就住一个人,也不嫌瘆人。”叶子玉一边脱外套一边说。
“你不说是孤坟吗?孤坟不也就住我一个老鬼。”
感觉江锁峰没因下午的事太坏心情,叶子玉挨他坐下时,压低声音靠近他耳朵说:“刚才过第二个山丘时,听见有野鬼叫,呜呜叫,好恐怖。”
江锁峰把脸侧过来看着叶子玉的眼睛,说:“是吗?我也听见过。”
叶子玉打一寒战,身子差不多要钻进江锁峰的怀里。
江锁峰把一只手搭在叶子玉的肩膀上,说:“每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原神,原神有时会控制我们的感官,那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怎么说的,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所以,听过几次,我仔细想了一下,明白道理了,是我的原神遇到凄凉恐怖的环境,发出了叫声,然后让自己的视听产生了错觉。”
叶子玉看着江锁峰,似乎听明白了,又似乎没听明白,但没那么害怕了,她把江锁峰的手推开,说:“神神道道的破理论,懒得听。”说着站起来去洗手,准备吃饭。
江锁峰说:“这可是正宗的传统文化,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大家。”
吃饭时,两人还是无法避开地谈到了池浪。
(节选自2023年第5期《芙蓉》中篇小说《阅读恋歌》)
鄢元平,男,1963年出生。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诗刊》《星星诗刊》《散文》《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300余首(篇)。出版诗集《女人与风景》《赤色诗屋》,散文集《船》。2020年开始小说创作,在《当代》《小说林》发表中篇小说两部,有小说被《作品与争鸣》转载。